2009年11月6日 星期五

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 EAP)工作坊

近幾年,企業界日益重視人力資源的重要性,
認為提昇員工幸福感和效能,將能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營收,
使得員工諮商的專業更加凸顯,陸續有許多員工協助方案被提出,
以提高員工生活品質和公司營運績效。

以往,臨床心理師專業多著墨於醫療體系,較少涉獵員工諮商的專業,
為能提高臨床心理師專業的能見度和延伸性,
特別邀請在此領域著墨甚深,且經驗豐富的
台北市捷運局心理協談員羅世聖先生
員工協助方案與及職場危機事件處理
(Crisis Incidence Stress Debriefing; CISD)

兩大方向進行內容與經驗分享,

過去當台北市捷運局出現事故時,
羅協談員都是第一線處理的重要人員,
希藉由本次繼續教育的課程,讓更多臨床心理師進入企業界,
打造臨床心理師職涯的另一扇窗。


1. 主辦單位:高雄縣臨床心理師公會;
合辦單位: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
2. 時間:98年11月21日星期六0900-1600
3. 地點:高雄醫學大學CS403(濟世大樓)
4. 臨床心理師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請耐心等候。
5. 若為高雄縣或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會員,將可免費參與本次繼續教育,
非上述公會之會員或其他專業者,將酌收200元的講義與場地費用。



時間

主題

主講者

09:00-09:30

報到

09:30-11:00

危機事件處理(Crisis Incidence Stress Debriefing; CISD)-1

羅世聖 講師

11:00-12:00

危機事件處理(Crisis Incidence Stress Debriefing; CISD)-2

羅世聖 講師

12:00-13:00

午餐時刻


13:00-14:30

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 EAP)-1

羅世聖 講師

14:30-16:00

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 EAP)-2

羅世聖 講師




(附件連結同上,請點擊下載!)

1 則留言:

Danny 提到...

工作坊心得報告

金融海嘯,景氣下滑,雖然有不少人以為在這樣的狀況下心理師的需求必然會大為增加,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如何呢?雖然心理師在現代這個社會不能說沒有市場,但卻也有不少跡象表明,如果臨床心理師將自己框限在醫院裡頭的話,發展將是十分有限的

因此,一些比較有「危機意識」的臨床心理師便開始思考在醫院之外,還有哪裡會是心理師的「藍海」?於是在有心的搜尋之下,企業做為一個可能的「金主」便很快地進入了這些人的眼簾,所以這個工作坊被稱做是「開啟臨床心理師職涯的另一扇窗」,不得不說是暗含著一些期待在其中的。

然而,期待歸期待,要想「轉換跑道」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吶!例如說,雖然工作坊只有短短一天,卻讓人很清晰地感受到了,即便同樣從事「助人工作」,同樣在接案,同樣在做心理衡鑑心理治療,醫院裡的臨床心理師跟企業裡的員工協助方案專員或管理師,在態度上便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此二者的一個很核心的差異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的問題,基本上,心理師的專業倫理中,開宗明義便指出心理師應以維護當事人的最大福祉為原則,這樣的原則在醫院的心理衡鑑心理治療中,除了某些特殊狀況外,不太會有什麼衝突,然而在員工協助方案中,一個直接橫亙在眼前的問題是:出錢的是雇主!換句話說,雖然面對的當事人是員工,但要完全不考慮雇主的立場、期待、要求等是不可能也不現實的。

對此,雖然講師一再地宣稱「中立」,既不偏員工,也不偏雇主,表面上看與眾多心理師熟悉的「價值中立」沒有明顯的不同,但於此同時又一再強調的「職權分工」,甚至直接指出某些議題是最好不要牽涉其中的「地雷」等,都已明白地顯示,「維護當事人的最大福祉」的原則在員工協助方案中有著很不一樣的思考,而對這樣的差異,我必須特別提醒的是,這不是能力的問題,這是倫理的議題,換句話說,除非你心裡頭能過得了這一關,否則將很難從事這樣的工作。

另外一個被一再提到的差異也是前述議題的延伸。兩位講師之一不只一次地提到「5+3模式」,並明白表示這是他們在與臨床或諮商心理師合作時經常需要加以協調的狀況,因為大多的心理師習慣的都是12至20甚至更長的療程,但雇主通常能夠接受的卻是5次以內的療程,最多追加3次(5+3),而次數的背後反映的是兩者期望的治療目標頗不相同,心理師要的是症狀或問題的消失,但對雇主來說,員工能夠回歸工作場、能夠發揮效能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是不是已經沒有症狀或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意,這是員工自己的事情。

所以,受雇於企業或企管公司成為內置或外部的員工協助方案人員或許可以成為心理師除醫院外的另一個職涯選擇,就前者在國內發展尚在起步的現狀來說也可說是個「藍海」,然而想要在此一「藍海」中遨遊,某些心態的調整將是十分必要的,要是在尚未準備好之前就貿然下水,很難說不會導致滅頂的結果!

本文同步刊載於心理師,碎碎唸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