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0817)黃龍杰心理師的
「風災創傷的安心服務」課程錄影,
於修剪、增大音量後,再努力上傳兩天一夜,
終於產生一個連結了!
各位可以上去抓看看?
若是可以抓的話,請回個訊給我!
讓我知道成功與否?
至於後續的課程?
不會再做剪接這種事情了!
因為實在太累了!
應該會直接請人燒成光碟吧?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2009年8月17日 星期一
心理急救:談評商行追
高雄縣臨床心理師公會風災創傷駐點服務
各位會員~大家好:
日前莫拉克風災過後,很多災民需要心理專業的協助和進入,
根據危機處理的原則,雖然目前介入重點並非針對心理復健的部份,
但是身為臨床心理專業的我們,仍可以透過所學的專業,例如:
提供問題解決、給予支持、傾聽和同理、
賦能、給予衛教(如:失眠、PTSD等),
幫助災民度過這段辛苦的時期。
因此,理事長已與高雄縣衛生局討論後,
希望大家可以以志工的身分進駐災區(即為不支薪、自假的方式)前往,
(為什麼用志工身份?因為這樣不需要牽涉到兩地執業的敏感問題!)
預計進駐時間為一個月(980818-980918),
一個時段為兩位臨床心理師在場值班,
值班時間目前暫訂一次一天。
值班地點、工作內容會在0817商議後,再貼上來更新。
請根據您個人的時間填寫時間表,(有寄信通知了!)
請填寫後,請於明後天回覆給副總幹事李昆樺心理師
李昆樺:靜和醫院燕巢分院心理師
kunhualee627@gmail.com
日前莫拉克風災過後,很多災民需要心理專業的協助和進入,
根據危機處理的原則,雖然目前介入重點並非針對心理復健的部份,
但是身為臨床心理專業的我們,仍可以透過所學的專業,例如:
提供問題解決、給予支持、傾聽和同理、
賦能、給予衛教(如:失眠、PTSD等),
幫助災民度過這段辛苦的時期。
因此,理事長已與高雄縣衛生局討論後,
希望大家可以以志工的身分進駐災區(即為不支薪、自假的方式)前往,
(為什麼用志工身份?因為這樣不需要牽涉到兩地執業的敏感問題!)
預計進駐時間為一個月(980818-980918),
一個時段為兩位臨床心理師在場值班,
值班時間目前暫訂一次一天。
值班地點、工作內容會在0817商議後,再貼上來更新。
請根據您個人的時間填寫時間表,(有寄信通知了!)
請填寫後,請於明後天回覆給副總幹事李昆樺心理師
李昆樺:靜和醫院燕巢分院心理師
kunhualee627@gmail.com
2009年8月16日 星期日
2009年8月13日 星期四
緊急公告!風災創傷的安心服務(課程講習)
主旨:
高雄縣、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因應八八水災災後重建,
舉辦「風災創傷的安心服務」課程講習乙案,請查照。
說明:
一、 茲因莫拉克颱風造成高高屏地區嚴重災情,
特邀請台北市具有豐富救災經驗的安心服務團隊黃龍杰心理師,
南下講習災難事件的危機介入技巧,並充實災難創傷相關知能。
請貴院所惠允臨床心理師及相關醫事人員以公假參與。
二、 主辦單位:高雄縣臨床心理師公會、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協辦單位:高雄縣政府衛生局
三、 時間:98年8月17日 下午01:30-05:00
地點:高雄縣政府衛生局八樓禮堂
(高雄縣鳥松鄉澄清路834之1 號)
目前已經將公文電子檔發送
高雄縣、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除心理師之外,
也歡迎醫師、社工人員、護理人員或其他醫事人員等即將加入風災後續重建工作者,
一同參與學習,
但請先與高雄縣或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電子郵件或電話聯繫。
以確定人數,方便講師掌握進度。
高雄縣臨床心理師公會:kccp2004@gmail.com
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kcpa2008@gmail.com
高雄縣、市臨床心理師公會因應八八水災災後重建,
舉辦「風災創傷的安心服務」課程講習乙案,請查照。
說明:
一、 茲因莫拉克颱風造成高高屏地區嚴重災情,
特邀請台北市具有豐富救災經驗的安心服務團隊黃龍杰心理師,
南下講習災難事件的危機介入技巧,並充實災難創傷相關知能。
請貴院所惠允臨床心理師及相關醫事人員以公假參與。
二、 主辦單位:高雄縣臨床心理師公會、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協辦單位:高雄縣政府衛生局
三、 時間:98年8月17日 下午01:30-05:00
地點:高雄縣政府衛生局八樓禮堂
(高雄縣鳥松鄉澄清路834之1 號)
目前已經將公文電子檔發送
高雄縣、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高雄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除心理師之外,
也歡迎醫師、社工人員、護理人員或其他醫事人員等即將加入風災後續重建工作者,
一同參與學習,
但請先與高雄縣或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電子郵件或電話聯繫。
以確定人數,方便講師掌握進度。
高雄縣臨床心理師公會:kccp2004@gmail.com
高雄市臨床心理師公會:kcpa2008@gmail.com
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私立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徵臨床心理師
徵人公告!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
【求才對象】: 臨床心理師
【求才性質】: 全職
【求才內容】: 臨床心理科
【需求人數】: 1
【工作地區】: 高雄縣
【具備條件】: 具臨床心理師證照
【每月待遇】: 依機構規定
【 聯絡人 】: 潘威富 主任
【聯絡時間】: 上午 8時~下午 5時
【聯絡電話】: (07)7030315-3120
【電子郵件】: pwf231@yahoo.com.tw
【投遞地址】: (830)高雄縣大寮鄉後庄村鳳屏一路509號
【其他說明】:
一、 工作項目:
病房及門診心理衡鑑/心理治療、生理回饋、司法鑑定、自殺防治專案業務、
團體心理治療、性侵害加害人輔導教育業務、行政交辦事項
二、應繳資料:
履歷表(兩吋正面照片、自傳、專業經歷、行政經歷及有助於書面審查資料)
身分證影本
成績單影本
畢業證書影本
臨床心理師證照影本
三、報名方式與時間:
將應徵資料郵寄至台灣省私立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 人事組,註明應徵臨床心理師
四、面試時間:
初審通過者將個別通知
-----------------------------------------------------------------------
郎中爆料~
慈惠醫院是教學醫院喔!
薪資據說也相當具有競爭力喔!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
【求才對象】: 臨床心理師
【求才性質】: 全職
【求才內容】: 臨床心理科
【需求人數】: 1
【工作地區】: 高雄縣
【具備條件】: 具臨床心理師證照
【每月待遇】: 依機構規定
【 聯絡人 】: 潘威富 主任
【聯絡時間】: 上午 8時~下午 5時
【聯絡電話】: (07)7030315-3120
【電子郵件】: pwf231@yahoo.com.tw
【投遞地址】: (830)高雄縣大寮鄉後庄村鳳屏一路509號
【其他說明】:
一、 工作項目:
病房及門診心理衡鑑/心理治療、生理回饋、司法鑑定、自殺防治專案業務、
團體心理治療、性侵害加害人輔導教育業務、行政交辦事項
二、應繳資料:
履歷表(兩吋正面照片、自傳、專業經歷、行政經歷及有助於書面審查資料)
身分證影本
成績單影本
畢業證書影本
臨床心理師證照影本
三、報名方式與時間:
將應徵資料郵寄至台灣省私立高雄仁愛之家附設慈惠醫院 人事組,註明應徵臨床心理師
四、面試時間:
初審通過者將個別通知
-----------------------------------------------------------------------
郎中爆料~
慈惠醫院是教學醫院喔!
薪資據說也相當具有競爭力喔!
2009年7月25日 星期六
面對倫理困境,同儕是寶,思考是鑰
今天去上了一門很頭痛的課--臨床心理師專業倫理困境,由輔大林玉華副教授主講。
之前說「道德,教不教都頭痛」,而現在才知道,這道德倫理不僅教起來頭痛,連學起來都頭痛!
頭痛的原因倒不是老師教了什麼很難的東西,事實上老師真正教的內容並不多,就連講義也是薄薄的幾頁而已,但問題在於今天的研討會談的是「倫理困境」,還是以案例做為切入點的,而既然要講「困境」,那提出來的案例自然就不會是什麼可以輕鬆搞定的,而是一提出來就讓人感到棘手,等大家一討論,發現要考慮的方方面面還這麼多、這麼複雜,頭自然就越來越大了。
然而這也常是臨床心理專業上遇到倫理議題時的真實處境,就包括每個心理師養成教育中都一再被強調的「保密原則」與「例外狀況」,在遇到實際案例的時候也都不是那麼單純的「該保密」與「該通報」的二分而已,例如即使確知「有自傷傷人之虞」而該要通報,也還是要考慮到通報的對象、後果,以及對治療關係的衝擊。所以雖說「倫理準則」是重要的原則,但面對真實的情況時卻不是死守原則就可以將事情辦好的。
不過雖然林教授並沒有提出任何的「標準答案」(倫理議題大多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來緩解我的頭痛,卻也提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藥方」,一是認為心理師的工作是一個「teamwork」,不過他所謂的「teamwork」卻不是臨床心理師所熟知的跨專業的所謂「醫療團隊」,而是心理師同儕間相互交流激盪的一個「團隊」,這樣的「團隊」在面對專業倫理困境的時候尤其重要,因為同儕的存在可以幫助心理師察覺自身的盲點,同時也可以在腦力激盪的過程中發現更為適切的因應辦法。
另一個重要的「藥方」則是「不安,才能持續思考」,林教授一再強調,「倫理」是用來思考而非用來約束的,雖然思考這些倫理議題是件令人頭痛的事情,但也正因為思考,才能夠讓一個助人專業者越來越清楚自己的價值態度,也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與回饋中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能夠面面俱到的完成助人的使命。
之前說「道德,教不教都頭痛」,而現在才知道,這道德倫理不僅教起來頭痛,連學起來都頭痛!
頭痛的原因倒不是老師教了什麼很難的東西,事實上老師真正教的內容並不多,就連講義也是薄薄的幾頁而已,但問題在於今天的研討會談的是「倫理困境」,還是以案例做為切入點的,而既然要講「困境」,那提出來的案例自然就不會是什麼可以輕鬆搞定的,而是一提出來就讓人感到棘手,等大家一討論,發現要考慮的方方面面還這麼多、這麼複雜,頭自然就越來越大了。
然而這也常是臨床心理專業上遇到倫理議題時的真實處境,就包括每個心理師養成教育中都一再被強調的「保密原則」與「例外狀況」,在遇到實際案例的時候也都不是那麼單純的「該保密」與「該通報」的二分而已,例如即使確知「有自傷傷人之虞」而該要通報,也還是要考慮到通報的對象、後果,以及對治療關係的衝擊。所以雖說「倫理準則」是重要的原則,但面對真實的情況時卻不是死守原則就可以將事情辦好的。
不過雖然林教授並沒有提出任何的「標準答案」(倫理議題大多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來緩解我的頭痛,卻也提出了兩個非常重要的「藥方」,一是認為心理師的工作是一個「teamwork」,不過他所謂的「teamwork」卻不是臨床心理師所熟知的跨專業的所謂「醫療團隊」,而是心理師同儕間相互交流激盪的一個「團隊」,這樣的「團隊」在面對專業倫理困境的時候尤其重要,因為同儕的存在可以幫助心理師察覺自身的盲點,同時也可以在腦力激盪的過程中發現更為適切的因應辦法。
另一個重要的「藥方」則是「不安,才能持續思考」,林教授一再強調,「倫理」是用來思考而非用來約束的,雖然思考這些倫理議題是件令人頭痛的事情,但也正因為思考,才能夠讓一個助人專業者越來越清楚自己的價值態度,也才能在一次又一次的經驗與回饋中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能夠面面俱到的完成助人的使命。
本文同步刊載於心理師,碎碎唸部落格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