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一輩子的臨床心理師 or 臨床心理師的一輩子?

謝謝學長前述的文章,讓我有個想法想分享,
記得當初研究所畢業後,
看見學長和老師很高興地慶祝著『心理師法』過了~
多麼讓人動容的一刻啊~感覺上
老師們辛苦地爭取『國家』可以對臨床心理師訓練做『品質保證』
執照也代表著心理系的學生有了另一條的出路,
多麼地感謝老師們的努力啊~
就在喜悅過後的多年......到現在呢?
隨著臨床心理師這個專業的逐漸成熟~
我們的人逐漸增加、培訓的單位逐漸增加、
訓練制度也逐漸成熟....但是....
接下來呢?臨床心理師的生涯呢?
如果每個職業都有發展階段和壽命的話?
那我們的呢?學會雖有提出兩年的臨床心理師督導和訓練,
然後,what's the next?

(在大學4年、研究所兩年的課程、實習一年裡好像都沒有人教說)
如同住院醫師訓練的住院臨床心理師訓練結束後呢?
到醫院去當『主治』臨床心理師嗎?(有嗎?)
不,還是臨床心理師,然後呢?
有制度的醫院可能可以當臨床心理科的主任,
那如果沒有的話呢?當了十年以後....ㄟ....
可能會可以當督導實習生的臨床心理師督導....
那....當督導一陣子之後呢?五年?十年?十五年之後?
變成了資深臨床心理師.....接著呢???????
幸運的前輩或資深心理師不僅累積人脈外,還累積了財富,
可以當某心理治療所所長或院長、甚至是CEO?
可是我還是要問,然後呢?
身為資歷很淺的我想請問各位前輩們,
我們的生涯發展是什麼呢?
有沒有人可以讓我們作為楷模呢?
學長帶回共識營資料裡,雖然告訴我們醫院是很重要的根基,
但是到底如何從醫院裡發展出結實累累的職涯呢?
到底醫院裡的臨床心理師最終目標是什麼?
那如果到學校去,那臨床心理師又可以達到什麼目標呢?
是臨床心理師?是學輔中心主任?是?.....
那如果開業的話呢?......
其實身為後學的我,寫這篇文章是因為....
共識營結果的分享後,讓我開始思考到這些,
後學很虛心地請教各位資深的前輩們,
當前輩在考慮該不該離開醫院之際時,
是不是可以先想一下臨床心理師的生涯規劃呢?
從近程→中程→長程開始思考起,
我們這些跟進的後輩可以有所學習呢?
不過,還是很感謝各位先進為臨床心理學專業的貢獻,
各位辛苦了^^

9 則留言:

Danny 提到...

你所謂的"職涯"指的是升遷嗎?
(從你的文章來看,似乎是這樣)
如果是,那麼我必須很現實的說,升遷的機會是有限的
不過,在你失望放棄之前,請繼續往下看:

事實上,不論各行各業,對基層雇員來說,升遷都只是一個希望,一個夢
一個再明白不過的問題擺在那裡:僧多粥少,金字塔結構註定了能夠往上爬的人是少數
就這一點來說,臨床心理師在醫院的處境並沒有比較特別,很多護士幹了一輩子還是護士,很多藥師幹了一輩子還是在包藥,即使是醫師,主治醫師又怎樣?有多少人終究有機會成為科主任甚或院長?

好吧,也許有些人會說,有夢好過沒有
這麼說也沒錯,我也認同人生必須有夢
不過,身為一個專業的助人工作者,我們可以把夢擺在升遷以外的地方,例如,專業的成長(是真正的成長,跟那個什麼賽幾賽幾沒關係),例如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任誰只要有這樣的case就想到你,又例如成為某種療法甚或某個學派的開創者、先驅者......

是實上,如果把眼光放寬,不侷限於升遷,心理師的職涯甚至比醫師還大,為什麼?因為我們,只有我們,有提出新的觀點新的理論新的療法,成為大師成為宗師成為祖師的機會,而他們沒有,因為他們會的只不過是開藥,而藥,是藥廠研發的,榮耀並不屬於他們

所以,what's Next?
你說呢?

黑心的江湖郎中 提到...

不知道內觀臘腸狗先生
有沒有收到最近聯合會寄出的哪些文件,

我覺得內中pdf檔很有趣,
我記得好像有個問題是;
如果你的孩子讀心理系,
你希望系上教什麼實用的東西?

好~這是一個同理心演練題,
當然,我也可以回答,

我孩子不會念心理系!
他要念我也不會讓他念!

不過這種白目回答是郎中專用的,
你可以想一下喔!

不過我有個側面的想法,
哪就是~
我的問題會這樣修改:

如果我的孩子要走這一行,
哪我希望他在學校跟後來的職涯中,
學到什麼樣的知識、技能與職能?
遇到怎樣的同事或前輩?


畢竟,
不是學校畢業就可以成為
稱職的臨床心理師了啊!
不是嗎?

mindfulness-based longdog 提到...

感謝兩位的回覆...很不錯的見解和回應,基本上,其實這篇文章並不單只的是臨床心理師的升遷..而是終極的目標,如同Danny學長說,我們希望可以達到『提起某種case就會想到你』的目標,但是啊~如果根據我們現在的訓練和發展,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根本不太可能,原因是1.雖然在機構裡有足夠的個案量,但是量太多,無法精緻化的處理和行銷,而且通常做完後業績都是醫生的;2.通常我們的專業是廣度夠但無法專精,因為沒有完整的訓練途徑和督導;3.現實考量,萬一你專精的對象數量太少時,那就只好等著喝西北風吧~此外啊,其實我想說的是:臨床心理師的角色和服務場域的延伸和擴展...將臨床心理師的職業角色從醫院的心理室推廣到其他的角色,如主任這樣行政職或政策的規劃或推行者...或是延伸到社區...當心理治療所的負責人...然後當某個里的里長伯或社區整體營造的人...讓臨床心理師的角色不要被侷限『臨床』上...小小淺見啦~^^還是謝謝兩位的回應

黑心的江湖郎中 提到...

臨床,顧名思義就是要在床的旁邊。
況且~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
的時間在床上度過,

所以,以床為出發點並沒有什麼錯!

就像有的人只有呆在會談室過,
他就會被某些個案嫌棄說~
光說不練、搔不到癢處等等!

我們在床的旁邊不也是光說不練?
不過至少觀感會比較好!

很多元的出路很好,
但是一開始的出發點
可能還是穿著白袍最嚇人!
也最接近生老病死的邊界啊!

靠近邊界後,才能通透啊!
不管是內心的邊界
還是
外在的邊界。
(這種白目回應就不要太在意囉!)

黑心的江湖郎中 提到...

醫院跟臨床心理學的應用,
是平面與立體的關係。

固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層面,
但是要有3D要先有2D來構築。

另外,專業、訓練這類的思想,
我們往往自己框限了「正統」。
然而,正統像是一個鐵框,
你可以在裡面,也可以在外面。

沒必要自己閉門、自訂界線。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也許有天我去學了推拿,
跟臨床心理學結合之後,
我就開展了藍海~

我還是臨床心理師啊~
專長「臨床人體情志對應療法」

Danny 提到...

聽到不少人在喊說什麼訓練不足啦,缺乏督導啦,ok,這些或許都是事實,但多少的訓練叫做足?督導一定要具備怎樣的資格才能夠發現我們的盲點?

人心難測,對人心的了解永遠沒有極限,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大師們哪個不是自己摸索出自己的一番見解?老師在哪裡?老師就是我們所面對的個案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校的老師再怎麼會教能講的依然是理論性的東西,其他的還是得要靠自己在實務的工作中不斷地反思精進

督導也是一樣,很多人在等別人見立督導制度,很多人在期望有哪個"專家"來督導我們,但實際上所有心理師都心知肚明,只有心理師自己才知道在會談室裡發生了什麼事,只有心理師自己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我們需要的從來不是一個專家來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因為專家所提供的方法只是依據他的經驗,對你只能是個參考,畢竟就算接過再多的個案也沒接過你所面對的那一個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什麼?我們需要的是有個人來幫我們反思我們面對個案時的所思所做
既然如此,那還要等什麼專家?等什麼前輩?我們身邊有那麼多跟我們同樣從事助人工作的同行,為什麼我們就不能互相成為互相的鏡子或砥礪石?

Danny 提到...

至於個案量太大,無法精緻化的問題,我倒是有一點建議,就是從大量的個案中挑出一兩個好好地做,在質與量之間尋求一個平衡,長期累積下來還是很可觀的

另外關於業績是醫生的,那又如何?如果我們就是能讓個案覺得我們比醫生還要更讓他們信賴,那口碑就是我們的!

mindfulness-based longdog 提到...

我同意Danny學長的說法,我們需要的是同儕間相互的討論與分享,同儕是我們進步的砥礪石,但是我也同意前輩的經驗很重要,畢竟他們之前的經驗也可作為借鏡,不是嗎?至於那個督導制度呢?我覺得如果不要將督導的格局侷限在某些特定的對象上,或許讓我們更容易接受和進行督導唷~

Danny 提到...

"如果不要將督導的格局侷限在某些特定的對象上,或許讓我們更容易接受和進行督導唷"
嗯,我之所以強調"同儕督導",就是為了打破"一定要有XXOO資格才能當督導"的限制,讓督導變得更豐富更有彈性

至於說前輩的經驗,我不否認可以參照借鑑,但也僅止於此而已
所以說起來,我比較喜歡"經驗分享"這個詞,"經驗傳承"這個詞是說給某些想當"前輩"(老一輩?)的人聽的